020-28685678
400-718-9268,微信號:DE28685678
聯系人:胡生
咨詢熱線:020-28685678
400電話:400-718-9268,微信號:DE28685678
手機:13928713518
郵箱:yueyu1688@163.com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頭街汀根村大板工業區二街16號
在線咨詢德能空氣能:用空氣中的熱量,燒熱綠色的未來
在“雙碳”戰略與藍天保衛戰的疊加壓力下,如何既保民生供暖,又完成減排指標,成為各地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命題。
德能(DERON)空氣能熱泵熱水機組給出的答案是—“用1度電,搬運3-5度空氣中的熱量”,以一份電能驅動,實現
多份熱能輸出,為建筑、工農業和城鄉居民提供了一條可復制的低碳熱水與采暖路徑。
一、從“燃氣鍋爐”到“空氣鍋爐”:德能熱泵的替代邏輯
傳統燃煤、燃氣鍋爐依靠化石燃料燃燒放熱,能效上限低、污染排放大;電鍋爐雖清潔,卻是一次能源“一比一”轉
化,運行費用高昂。德能空氣能熱泵熱水機組另辟蹊徑,以制冷劑為“熱量搬運工”,在蒸發器側吸收空氣中免費的
低溫熱量,經壓縮機提升為高溫熱能后,通過冷凝器將熱量傳遞給水,制取55-60℃熱水,全過程僅消耗少量驅動電
能,無直接排放,安全性和環保性同步提升。
實測數據顯示:在-5 ℃環溫下,機組制熱能效比COP仍可達4.0以上;-15 ℃低溫工況下,COP保持3.2左右,相比電
鍋爐節電60%-75%,相比燃氣鍋爐減排二氧化碳50%以上,被用戶稱為“看不見的鍋爐”。
二、案例說話:德能熱泵的三張“綠色成績單”
1. 河北保定某醫院熱水改造項目
原系統采用2臺2 t/h燃氣蒸汽鍋爐,年耗天然氣48萬m3,排放CO?約960t。2023年改造為8臺德能超低溫熱泵熱水
機組,配套50t蓄熱水箱,利用夜間谷電蓄熱、白天按需供熱水。改造后年用電量118萬kWh,折合標煤145t,減少
CO?排放765 t,節省燃料費82萬元,三年即可收回投資。
2. 山東臨沂某食品廠清洗用熱水系統
生產工藝需85℃高溫水,過去依賴電加熱管,日耗電2800 kWh。德能技術團隊采用復疊式高溫熱泵方案,一級空
氣源熱泵將自來水預熱至60 ℃,二級高溫熱泵升溫至85℃,系統綜合COP達2.8,日耗電降至1100 kWh,年節電62
萬kWh,減少碳排放385 t,相當于植樹2.1萬棵。
3. 黑龍江大慶“新能源熱力供暖中心”
面對-25℃極寒,德能推出雙級壓縮超低溫機組,出水溫度可達60℃,與地暖、風機盤管末端耦合,為6萬㎡政府辦
公樓和住宅小區供暖。首個供暖季系統平均COP2.8,相比區域燃煤鍋爐節煤1600t,減排CO?4200t,顆粒物、SO?、
NOx排放下降近100%,成為“煤改電”示范樣板。
三、技術解碼:四項核心能力支撐持續節能
- 全工況變頻噴氣增焓技術
低溫下通過中間噴氣補焓,提高冷媒循環量,保證-30 ℃可靠運行,制熱量衰減<15%。
- AI智慧除霜+三維擾流換熱器
實時監測蒸發溫度、濕度與運行時間,精準判斷除霜點,除霜時間縮短30%,全年綜合能效提升8%。
- 多機并聯+云邊協同控制
支持32臺機組無線并聯,根據負荷變化自動調節啟停,避免“大馬拉小車”,系統部分負荷效率提升12%。
- 水電分離+智能防凍
采用板式換熱器與水系統隔離,無電加熱管浸入水箱,杜絕觸電隱患;冬季待機循環泵自動巡檢,防止凍裂,保障極
寒地區穩定運行。
四、減排賬與收益賬:用戶算得清、看得見
以標準制熱量150 kW的德能熱水機組為例,年供熱水量約1.5萬t,替代電鍋爐年節電48萬kWh,替代燃氣鍋爐年省天
然氣6.2萬m3,分別減少碳排放380 t和130 t。按照工業電價0.75元/kWh、天然氣價3.6元/m3計算,年省運行費用
36-42萬元,初投資增加部分可在1.5-2年內收回。對于“兩高”行業,項目還可參與碳排放權交易,按當前50元/t的
CCER價格,每年額外創收1.5-2萬元,實現環保與收益雙贏。
五、從“單一熱水”到“綜合能源”:德能的下一站
隨著建筑用能電氣化、零碳化提速,德能正在把空氣能熱泵從“熱水機”升級為“區域能源站”核心設備:
- 與光伏、谷電蓄熱耦合,推出“光-儲-熱”零碳熱水系統,白天光伏發電直供熱泵,多余電量蓄熱,夜間釋放,
實現建筑熱水“零電費”;
- 與地源、工業余熱多能互補,構建“雙級耦合、多源復疊”綜合能源站,為園區同時提供空調冷熱水、工藝蒸汽,
系統綜合能效突破5.0;
- 接入碳排放在線監測平臺,實時計算節煤、減排量,生成可核查、可交易的碳資產,為用戶增加一條綠色收益通道。
六、結語:讓“空氣”成為常態化的綠色動力
從學校、醫院到工廠,從住宅到養殖,德能空氣能熱泵熱水機組用一套套看得見、算得清、可復制的大數據,詮釋了“空氣
能”背后的綠色價值:它不僅是替代燃煤、燃氣、電鍋爐的高效設備,更是實現“雙碳”目標、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
關鍵路徑。未來,隨著高溫熱泵、CO?跨臨界、光儲熱耦合等技術的持續迭代,德能將繼續以空氣為筆、以創新為墨,
在華夏大地繪制一幅“零碳熱水、清潔供暖”的綠色新畫卷,讓“呼吸之間的能量”真正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“新常
態”。